寻味中国 共有6条记录 共耗时[0.000]秒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寻味中国:要云

    作者:要云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 ISBN:978-7-121-28811-1
    索书号:TS971.2/6 分类号:TS971.2 页数:262页 价格:3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分为五味魁首是咸鲜、酸世界、不可或缺之甜、辣味天下、苦食、香与臭的的辩证、硝糟醉霉境界7篇, 主要内容包括: 潮菜, 味之启蒙、淮扬菜之恋、汉味、北方海鲜、好吃不如饺子、八大炖、川滇黔 也咸鲜、黄面 糊锅 羊肉泡、山西一勺醋、川之酸、东南亦醋乡等。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寻味访古三千年:邢莉

    作者:邢莉 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ISBN:978-7-5103-1583-1
    索书号:I247.81/95 分类号:I247.81 页数:233页 价格:3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分为江山劳·煌煌国宴、刀剑笑·杀伐会宴、诗书谣·升平文宴、女儿娇·歌舞盛宴等五部, 主要包括齐桓公“G8峰会”: 霸主是这样炼成的 ; 忽必烈“诈马宴”: 哥吃的不是饭, 是身份等。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寻味人间:余胜海

    作者:余胜海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046-9771-4
    索书号:I267.1/1609 分类号:I267.1 页数:337页 价格:5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详细介绍了自己品尝过的近百种美食, 讲述了这些美食的风味特色、烹饪技巧、体验感受及美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让人沉醉于美食和美文中, 灵动闲适的文字加上精美图片。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和中国文豪一起寻味人间:魏韶华, 周作人 ...

    作者:魏韶华, 周作人 ...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407-9172-8
    索书号:I266/428 分类号:I266 页数:247页 价格:5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不是对饮食文化的学理性研究, 而是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学散文小品集, 集中收录民国时期作家们有关美食的文字, 简直就是一部民国时期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全! 那个时期由于交通尚不如今日这般便利, 方言、饮食也还是地方主义的, 作家们笔下对故乡本土美味的深情描写可以视为对现代国人饮食记忆的文学性记录。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寻味二十四节气:何宏

    作者:何宏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032-6944-8
    索书号:P462-49/6 分类号:P462-49 页数:186页 价格:56.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在二十四节气气候特点的基础上, 对中国各地的二十四节气饮食历史、习俗、特点、传说等做了深入介绍, 以利于读者了解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的实践和菜点开发。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署往来物候变化的, 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 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 以此掌握农时,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同时还强烈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及饮食文化观念。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 正在加载图片,请稍后......

    寻味一水间. 2. 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卷: 大运河饮食笔记:张泽峰

    作者:张泽峰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ISBN:978-7-5171-4211-9
    索书号:I267/4306/2 分类号:I267 页数:253页, [5] 页图版 价格:68.00
    复本数: 在馆数:
    累借天数: 累借次数:
    本书是一部围绕浙东运河、隋唐大运河沿线美食的文化散文集。浙东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 为东西走向, 是杭州通往浙东宁绍平原的重要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北至北京, 南到杭州, 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 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 在中国历史, 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详细信息
    索书号 展开
缩小检索范围
寻味中国 共有6条记录 共耗时[0.000]秒
页码:1/1    每页显示:10 记录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