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设置1:设置2:设置3:本书主要讨论近期学界关心的议题“中国抒情传统论”, 分前后两编。前编为“源流论”, 即梳理了“五四”之后的文人学者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脉络, 上及鲁迅、闻一多、朱自清、宗白华等, 再聚焦于陈世骧、高友工, 以及西方学者普实克, 下及港、台的发展, 亦关注最近论者如王德威等 ; 后编为分论, 系统论述该领域不可绕开的四位学者 —— 陈世骧、高友工、林庚、普实克 —— 的人生际遇和学术理论等。此书目的在揭示此一论述之萌发与生成的过程, 以及其间论述的重点与变奏。摘要:有书目
附注提要
本书主要讨论近期学界关心的议题“中国抒情传统论”, 分前后两编。前编为“源流论”, 即梳理了“五四”之后的文人学者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脉络, 上及鲁迅、闻一多、朱自清、宗白华等, 再聚焦于陈世骧、高友工, 以及西方学者普实克, 下及港、台的发展, 亦关注最近论者如王德威等 ; 后编为分论, 系统论述该领域不可绕开的四位学者 —— 陈世骧、高友工、林庚、普实克 —— 的人生际遇和学术理论等。此书目的在揭示此一论述之萌发与生成的过程, 以及其间论述的重点与变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