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济贫法/(法) 托克维尔, 吕鑫
附件:设置1:设置2:设置3:与从权利保障、制度设计角度论述、呼吁提高救助力度的一般社会救助专著不同, 托克维尔在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对社会救助可能导致的滥用权利的怀疑与批判, 并提出“公共慈善可能创造了一个懒惰而依附的社会阶层”等论断, 其通过抒情、叙事与论述相结合的语调, 为读者展现了英国1601年《济贫法》实施中的“生存权悖论”: 法律对公民生存权的承认, 使得国家社会对处于生存困境的公民负有救助义务, 然而这一义务的履行, 极易导致被救助公民放弃自立生活, 依赖社会救助而变得懒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亟待确立的当下, 如何在救助少数群体使其摆脱生存困境的同时, 避免其对生存权的滥用, 是立法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摘要:
附注提要
与从权利保障、制度设计角度论述、呼吁提高救助力度的一般社会救助专著不同, 托克维尔在本书中的核心观点是对社会救助可能导致的滥用权利的怀疑与批判, 并提出“公共慈善可能创造了一个懒惰而依附的社会阶层”等论断, 其通过抒情、叙事与论述相结合的语调, 为读者展现了英国1601年《济贫法》实施中的“生存权悖论”: 法律对公民生存权的承认, 使得国家社会对处于生存困境的公民负有救助义务, 然而这一义务的履行, 极易导致被救助公民放弃自立生活, 依赖社会救助而变得懒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亟待确立的当下, 如何在救助少数群体使其摆脱生存困境的同时, 避免其